澳中“蜜月期”已过,进入了双方都毫不遮丑的婚姻阶段。

曾经的蜜月期以过去十年来与中国相关的诸多交易和投资为特征,在个体交易层面几乎没有产生过公众和政治影响。

然而现在一切都变了,因为:

  • 美中两国利用南中国海的紧张局势向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施压,逼它们“站队”。要么站在美国这边保障安全,要么在中国那边保障经济。
  • (美澳两国)主要政党给予少数派、极左或极右观点更多呼声的觉悟越来越高
  • 仅占一个席位对参议院并无控制权力的澳大利亚政府强化了民粹主义和政治交易的影响
  • 应对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赢家和失败者)—— 澳大利亚平等主义文化的对立面,“赢家”从被中国带动起来的特定行业中获利颇丰(包括采矿业、房地产、教育、旅游、农产品、以及支持他们的专业服务行业)
  • 中国经济放缓的同时存在对公共健康、环境及腐败问题的担忧,以及中国自身的贫富差距问题。

但这段类似婚姻的关系还有其他特征

  • A) 婚姻关系并不平等。中国的GDP有澳大利亚的10倍之多,而中国人口则是澳大利亚人口的60倍。从经济上讲,澳大利亚更加“需要”中国,这点从双方的贸易和投资流中可反映出来。
  • B) 这是一段一夫多妻的婚姻。澳中不是唯一的关系。据报道,有100个国家像澳大利亚一样,称中国是自己“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寻求创造从古丝绸之路到中东欧的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则远至南亚、东南亚和非洲东部,以削弱“西方”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
  • C) 异性相吸(或相斥?)。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差异明显与澳大利亚的其他重要伙伴们不同,包括美国、英国、欧盟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日本。理解对方还需更多努力。

澳大利亚的诸多呼吁和诸多行动,中国的一致呼吁和一致行动

每段婚姻都需要双方经营。公众情绪和经济一样重要,尤其是考虑到上面提到的五点促进关系改变的催化剂,以及特别是澳大利亚,是一个需要考虑选民情绪的国家。

对我们的中国读者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记住澳大利亚的社交媒体、传统媒体、电台主持人、政治说客和特殊利益团体对公众情绪都有很强的影响力。而联邦层面的补选,当考虑到微弱多数派时,都能改变游戏。在这些条件下,政府的“稳定性”就更难说了。

作为一个一党专政国家,中国政府在国内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与澳大利亚民主的“诸多呼吁和诸多行动”相比,中国是一个“一致呼吁,一致行动”的国家(大多数时候都是如此。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展开讨论)。

澳大利亚读者可能读过关于中国如何寻求影响公众情绪的例子——出动专家、基金会、捐款机构、文化商业协会、研究院及行业组织。发展到后来,软实力以娱乐资产的形式出现(由中国资本制作的“好莱坞”电影)。但也都没玩出什么花来。中国人还是拷贝美国大片那一套。

下一阶段呢?这是结婚,不是离婚。

尽管公众情绪当前摇摆不定,但是澳中关系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好的”。屈指可数的几个牵扯到国家安全的大额并购交易是个例外。其实对其他人来说,还是和平常一样的商业交易。

为什么这样认为?上面提到的A点和B点都是驱动因素。没有人想败在经济上。当要伤钱的时候公众情绪往往就软化了(就像人们虽然希望有更好的动物福利,但是仍然会大量购买农场饲养的动物蛋白——笼养鸡蛋和喂食过量的肉牛)。

但是,住房供给(或供给短缺)很可能仍是澳中对话中的一个主要敏感问题。它能影响到所有人。用对冲基金的行话说,如果人们在自住房之外另有投资一处物业,则是“被渴望”的一类,如果人们只有自住房则是“不好不坏”的一类,而租房者却是“不被渴望”的那一类……也就是说,当谈到房子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个经济地位,一个在情感地位“家在哪心就在哪”之上的经济地位。

相对于下一代房屋购买者和那40%的租客(或合租者)的支付能力问题,保持60%以上的澳大利亚人拥有自住房(或正在付清房贷),并使之安心因为他们最大的一笔资产(房子)是安全的,是一个平衡的做法。

过去两到三年不断投建的房地产让住房供给量飙升将决定这一情绪如何释放完结。

中国开发商和由中国资本支持的澳大利亚开发商在建的房子越来越多,更多的住房供给将最终导致房租下跌。为了激励开发商愿意冒险建更多的房子,他们需要购房者,这恰恰是过去三年中国投资客开始出现的原因。

中国人钟情于澳大利亚房地产的更多内容,可以阅读我们的文章《中国如何看待澳大利亚房地产》,文章还列出了中国人对房屋交割风险的担心,以及关于当地华裔澳大利亚人(相对于华人)的购买力报告。

在房地产和其他行业,民众情绪将最终因为中国市场的消费和投资而给整个供应链创造的就业机会而得到缓和。想想最近所有ASX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和中国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增长计划——澳佳宝已经在扩建厂房了等等。

它所提供的就业和增长。中国是这一切的催化剂。

豪不遮丑

总的说来,虽然蜜月期已过,虽然公众情绪现在影响力更大,澳中关系还是向着婚姻成熟发展,时而紧张时而有分歧。

而这段关系的“第三方”也需要被考虑进来。那就是美国,而中美两国在南中国海的造势也将仍是造势而已。有核武MAD在(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 确保相互毁灭以达到相互制约),没有哪一方想开战。更没有哪个“跟班”国会天真到开始一场“傀儡战争”(额,可能朝鲜是个例外)。澳大利亚不能被站队拖下水。

所以是的,这对夫妇现在可能没有那么互相吸引,因为能近距离看清楚对方的所有缺点。但是夫妻仍是夫妻。还有另一个MAD——mutually assured development 确保相互发展。

*

澳中非银行融资大会,2016922|悉尼威斯汀酒店宴会厅,点击这里

新南威尔士州物业法修改——根据75%大多数规则而来的地产项目合并机会,当钱财满足公正,2016928日,悉尼,点击这里